雜守第七十一
禽子問曰:「客眾而勇,輕意見威,「輕意」義難通,「意」疑當為「竟」之訛,竟、競古字通,與旗幟篇「竟士」義同。輕竟,言輕鬥,猶下云重下輕去矣。以駭主人。薪土俱上,以為羊坽,茅本作「坅」,從今。積土為高,以臨民,畢云:「句脫一字。」蒙櫓俱前,遂屬之城,畢云「民城為韻」。詒讓案:坽亦合韻。兵弩俱上,為之柰何?」子墨子曰:「子問羊坽之守邪?舊本脫「之」字,今據王校補。羊坽者攻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羊坽之政,蘇云「政」,當作「攻」。遠攻則遠害,近城則近害,「城」,當作「攻」,「害」並當為「圄」,圄與圉禦字同,此涉上文而誤。言遠攻則遠禦之,近攻則近禦之也。公孟篇云「厚攻則厚吾,薄攻則薄吾。」彼「吾」亦「圄」之省,語意與此異而義同。不至城。畢云「句脫一字」。詒讓案此當作「害不至城」,即上云不足以害城也。因上文兩「圄」字並訛「害」,此句首「害」字轉涉彼而脫耳。矢石無休,左右趣射,蘭為柱後,蘭,疑即僃城門篇之兵弩簡格。柱,謂榰柱。畢云「休後為韻」。望以固。畢云「句脫一字」。厲吾銳卒,慎無使顧,守者重下,攻者輕去。畢云:「舊作『云』,以意改。固、顧、去為韻。」養勇高奮,民心百倍,多執數少,王云:「『多執數少』,義不可通,『少』當為『賞』,『賞』字脫去大半,僅存『小』字,因訛而為『少』。言我之卒能多執敵人者,數賞之,則卒乃不怠也。下文正作『多執數賞,卒乃不怠』。」蘇說同。卒乃不怠。畢云:「舊脫『卒』字,据下文增。倍殆為韻。」王云「怠、殆古字通」。
作士不休,「士」,當作「土」,即上文之積土也。商子兵守篇云「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不能禁禦,遂屬之城,以禦雲梯之法應之。凡待煙、衝、雲梯、臨之法,畢云「煙同垔」。詒讓案:當依僃城門篇作「堙」。必應城以禦之曰不足,則以木槨之。王引之云:「『槨』字義不可通。『槨』當為『揨』字之誤也。說文『朾,撞也』。廣雅曰『揨,撞刺也』。揨與朾同,謂以木撞其堙、衝、梯、臨也。」左百步,右百步,茅本「右」作「又」。繁下矢、石、沙、炭以雨之,薪火、水湯以濟之。選厲銳卒,慎無使顧,審賞行罰,審賞,舊本誤到。王云:「當為『審賞行罰』,今本『審賞』二字倒轉,則文義不順。僃梯篇正作『審賞行罰』。」案:王校是也,茅本正作「審賞」,不倒,今據乙。以靜為故,從之以急,無使生慮畢云:「『生』,舊作『主』,以意改。」案:茅本正作「生」,不誤,僃梯篇亦作「生」。恚{痛心}高憤,茅本作「慎」,誤。畢云:「說文『恚,恨也』。恿,古文勇,從心,則字當為恿。」王引之云:「畢以『{痛心}』為『恿』之誤,是也。『恚』當為『恙』,字之誤也。恙與養古字通。憤與奮同。上文云『養勇高奮,民心百倍』,是其明證也。」民心百倍,多執數賞,卒乃不怠。畢云:「舊『乃不』二字倒,以意改。顧、故、慮、倍、怠為韻。」衝、臨、梯皆以衝衝之。
渠長丈五尺,其埋者三尺,畢云:「『埋』舊作『理』,以意改。」矢長丈二尺。蘇云「僃城門篇『矢』作『夫』。」詒讓案:當為「夫」,即「趺」之省,詳僃城門篇。渠廣丈六尺,其弟丈二尺,蘇云:「『弟』與『梯』同,下文作『梯』,是也。」渠之垂者四尺。樹渠無傅葉五寸,畢云:「『葉』,即『堞』字。」蘇云「僃城門篇言去堞五寸,與此言合」。梯渠十丈一梯,渠之有梯者謂之梯渠,但渠廣丈六尺,則不得有十丈。若據設渠處言之,則城上二步一渠,其廣丈二尺,二十步而十渠,則十二丈也,與此數皆不相應,未詳。渠荅大數,里二百五十八,渠荅百二十九。蘇云:「僃城門篇言城上二步一渠,又言二步一荅,此『里』字疑當作『步』。」詒讓案:此當作『里二百五十八步』,『里』字不誤,今本脫一『步』字耳。里法本三百步,而云二百五十八步者,蓋就設渠荅之處計之,所餘四十二步,或當門隅及樓圂,不能盡設渠荅,故不數。
諸外道可要塞以難寇,其甚害者為築三亭,蘇云:「此言險隘宜守,害謂要害。築亭,僃瞭望也。」亭三隅,「亭三」二字,舊本倒,今據茅本乙。織女之,畢云:「當云『織如之』。織,古幟字。」陳奐云:「織女三星成三角,故築防禦之亭,以象織女處隅之形。」案:陳說是也。上文不言織,則不當云如之,畢校未塙。此言亭為三隅形,如織女三星之隅列,猶下文云「為擊三隅之」也。六韜軍用篇云「兩鏃蔾蒺,參連織女」,是古書多以織女儗三角形之證。令能相救。諸距阜、畢云:「『距』舊作『詎』,以意改。」蘇云:「距、鉅通用,大也。」山林、溝瀆、丘陵、阡陌、畢云:「古只為仟伯。」郭門、若閻術,可要塞說文門部云「閻,里中門也」。及為微職,畢云「同織」。案:詳號令篇。可以跡知往來者少多及所伏藏之處。
葆民,先舉城中官府、民宅、室署,大小調處,葆民,即外民入葆者。計度城內宮室之大小,分處之,必均調也。葆者或欲從兄弟、知識者許之。「識」字舊本脫。王引之云:「『知』下當有『識』字,而今本脫之,則文義不完,號令篇曰『其有知識兄弟欲見之』,是其證」。外宅粟米、畜產、財物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事即急,則使積門內。事急不及致所積之處,則令暫積門內,取易致也。此下舊本有「候無過五十」云云十四字,乃下文錯簡,今移於彼。民獻粟米布帛金錢牛馬畜產,皆為置平賈,號令篇作「皆為平直其價」,疑「置平」亦「平直」之誤。與主券書之。
使人各得其所長,天下事當,畢云「長當為韻」。鈞其分職,天下事得,畢云「職得為韻」。皆其所喜,天下事僃,畢云「喜僃為韻」。強弱有數,天下事具矣。畢云「數、具為韻」。蘇云:「此八句與前後文語意不倫,疑有錯簡」。
築郵亭者圜之,高三丈以上,令侍殺。「侍」當為「倚」,言邪殺為梯也,僃城門篇云「倚殺如城埶」,可證。蘇云「侍當作特;殺,減也」,非。為辟梯,畢云「辟,即臂字」。梯兩臂長三尺,亭高三丈以上,則梯長不得止三尺,疑「尺」當為「丈」。連門三尺,報以繩連之。「連門」,疑當作「連版」。槧再雜為縣梁。「槧」,當為「塹」。塹縣梁,見僃城門篇。再雜,猶言再帀,詳經上篇。聾灶,當作「壟灶」,詳僃城門篇。亦言每亭為一壟灶。號令篇云「樓一鼓壟灶」。亭一鼓。寇烽、驚烽、亂烽,言舉烽有此三等,以為緩急之辨。傳火以次應之,至主國止,畢云「舊作『正』,以意改」。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謂引烽而上下之,烽著桔橰頭,故可引而上下,詳號令篇。烽火以舉,王云「以,已同」。輒五鼓傳,又以火屬之,畢云「火舊作『又』,以意改」。言寇所從來者少多,廣雅釋詁云「言,問也」。旦弇還,「旦」,茅本作「且」,疑當為「毋弇建」,即號令篇之「無厭建」,後文又作「唯弇逮」,則疑「還」或為「遝」之誤,此書「遝」多誤「還」。遝、逮同。詳非攻下篇。去來屬次烽勿罷。望見寇,舉一烽;入境,畢云:「號令篇作『竟』是。」舉二烽;射妻,「妻」,疑「要」之訛。上文屢云要塞,下文又云有要有害,可證。射要,謂急趨要害。周禮野廬氏,鄭注云「徑踰射邪,趨疾越渠隄也」。畢云:「當是女垣訛字。」案:此方入境,尚未郭會,安得至女垣?畢說非。舉三烽一藍;舊本脫「一」字,今據道藏本、茅本補。王校改「一」為「三」。畢讀藍郭句,云「藍藺聲相近,言藺郭也,謂近之」。案:畢失其句讀,不可從。郭會,謂寇至郭。舉四烽二藍;「二」,王校改「四」。城會,舉五烽五藍;王引之云:「『藍』字,義不可通,蓋『鼓』字之誤。『鼓』字篆文作『()』,上艸誤為廾,中()誤為臥,下()誤為血,遂合而為藍字。此文當云『望見寇,舉一烽一鼓;入境,舉二烽二鼓,射妻,舉三烽三鼓;郭會,舉四烽四鼓;城會,舉五烽五鼓』。上文曰『烽火以舉,輒五鼓傳』,正與此舉五烽五鼓相應。史記周本紀:『幽王為熢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熢火』。是有熢即有鼓也。今本舉一烽二烽下,脫一鼓二鼓四字,舉三烽三鼓,舉四烽四鼓,『鼓』字既皆誤作『藍』,而上句『三』字又誤作『一』,下句『四』字誤作『二』,唯下文『舉五烽五藍』,『藍』字雖誤,而兩『五』字不誤,猶足見烽鼓相應之數。而自一烽一鼓,以至五烽五鼓,皆可次第而正之矣。下文曰『夜以火,如此數』,正謂如五烽五鼓之數。則『藍』為『鼓』字之誤甚明。畢以藍郭二字連讀,又謂藍藺聲相近,而以為蹂躪字,大誤。」案:王說以「藍」為「鼓」,甚塙。惟依舊本,則前二烽皆無鼓,三烽一鼓,四烽二鼓,鼓數與烽亦不必盡相應。依王說,鼓數各如烽,則增改字太多,不知塙否?今未敢輒改。蘇謂「二」字及「五藍」二字並衍,失之。夜以火,如此數。王引之云:「號令篇『夜以火皆如此』,亦謂如五表之數。」守烽者事急。此下疑有脫文。
候無過五十,寇至葉,隨去之,唯弇逮。「寇至葉隨去之」,舊本作「寇至隨葉去」五字,畢以意改「葉」為「棄」。王云:「畢改非也。此當作『寇至葉隨去之』,言候無過五十人,及寇至堞時,即去之也。號令篇曰『遣卒候者無過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是其證。今本『去』下脫『之』字,又升『隨』字於『葉』字上,則義不可通。」又云:「葉與堞同,上文『樹渠無傅葉五寸』,亦以葉為堞。」案:王校是也,今據乙增。又此十四字,舊本誤錯入上文「事即急,則使積門內」下,今移於此。號令篇云「遣卒候無過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慎無厭建。候者曹無過三百人,日暮出之,為微職。」與此上下文正同,則其為錯簡無疑矣。「唯弇逮」,亦當作「無厭逮」,逮、怠通,號令篇作「無厭建」。日暮出之,令皆為微職。距阜、山林,皆令可以跡,平明而跡。句無跡,各立其表,下城之應。王引之云:「此本作『乎明而跡,跡者無下里三人,各立其表,城上應之』。言跡者之數,每里無下三人,各立其表,而城上應之也。號令篇云『跡者無下里三人,平明而跡,各立其表,城上應之』,是其證。今本『跡者無下里三人』七字,袛存無跡二字,『城上應之』又訛作『下城之應』,則義不可通。」候出置田表,田表,候出郭外所置之表。郭外皆民田,下云「田者男子以戰僃從斥」,即郭外耕田之民也。斥坐郭內外立旗幟,蘇云:「號令篇云『候出越陳表,遮坐郭門之外內,立其表』,文校此為優。田與陳通。」詒讓案:斥、遮義同,淮南子兵略訓「斥闉要遮」,高注云「斥,〈土矦〉也」。此斥為遮,與候異。幟,俗字。上文微職並作「職」。卒半在內,令多少無可知。即有驚,驚,警同,詳號令篇。舉孔表,「孔」,疑當作「外」,艸書相似而誤。見寇,舉牧表。「牧」,疑當為「次」,亦艸書之誤,若上文云次烽。城上以麾指之,斥步鼓整旗,旗蘇云:「『步』當作為『坐』,下『旗』字衍。」以僃戰從麾所指。「僃戰」,當從旗幟篇作「戰僃」,即兵械之屬。言斥各持戰僃,從城上旌麾所指而迎敵也。下云「田者男子以戰僃從斥」,義同。舊讀「以僃戰」三字屬上句,誤。「指」,舊本訛「止」,今據道藏本、茅本正。蘇云:「號令篇作『指』。」田者男子以僃僃從斥,謂從斥卒禦敵。女子亟走入。「亟」,舊本訛「函」,王校改「亟」,茅本正作「亟」,今據正。即見放,「放」當為「寇」,下文可證。到傳到城止。「止」,舊本誤「正」。王引之云:「上『到』字當為『鼓』,『正』當為『止』。鼓傳到城止,見下文。上文又曰『烽火以舉,輒五鼓傳』。」蘇云:「上『到』字誤衍,『正』為『止』字之訛。」案:王說近是,茅本「止」字不誤,今據正。守表者三人,更立捶表而望,蘇云:「號令篇言『表三人守之』,與此合。『捶』,號令篇作『垂』。」案:捶表,俞謂即郵表,是也。王校刪「捶」字,非。詳號令篇。守數令騎若吏行旁視,有以知為所為。蘇云「『旁』,當作『訪』,上『為』字當作『其』。」詒讓案:「旁視」猶言「遍視」,又疑當作「行視旁」,旁謂城之四面也。其曹一鼓。言守表者,每曹有一鼓。望見寇,鼓傳到城止。
斗食,「斗」,舊本訛「升」。畢云:「疑斗食。」俞云:「以下文推之,則『升』為『斗』字之誤無疑。」案:畢、俞說是也,蘇校同,今據正。終歲三十六石;蘇云:「據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則一斗,以終歲計之,當三十六石也。」參食,終歲二十四石;四食,終歲十八石;舊本食上脫「四」字,今據道藏本、茅本補。蘇云:「當作參食,終嵗二十石,四食終嵗十八石。然二十下尚當有脫字。據下言參食食參升,日再食則六升,以終嵗計之,當得二十一石六斗。四食食二升半,日再食則五升,以終歲計之,當得十八石也。」俞云:「此數不同者,上所說是常數,下所說是圍城之中,民食不足,減去其半之數也。參食者,參分斗而日食其二也,故終歲二十四石也。句下脫四字,當據下文補。四食者,四分斗而日食其二也,故終歲十八石也。」五食,終歲十四石四斗;舊本作「五食,終歲十四石升」。盧云:「疑十四石五升,否或『升』字衍。」俞云:「五食者,五分斗而食其二,則每日食四升,終歲當食十四石四斗。今作終歲十四石升,蓋誤『斗』為『升』,又脫『四』字耳,盧說於數不合,非也。」案:俞校是也,蘇說同,今據補正。六食,終歲十二石。俞云:「六食者,六分斗而食其二也,故終歲十二石也。」蘇云:「下言六食一升大半,是每日食三升有奇,以終歲計之,當得十二石也。」斗食食五升,上「斗」字,舊本亦訛「升」,今依畢、蘇校正。參食食參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此申析上文,斗食以下日再食,每食之升數也,故末又云「日再食」,以總釋之。俞云「此依前數而各減其半。斗食者每日一斗,今則為五升矣。參食者每日六升大半,今為參升小半矣,不言小半者,傳寫脫去也。下文言六食食一升大半,則此必言食參升小半可知。蓋參食本食六升大半,而減之為三升小半,猶六食本食三升小半,而減之為一升大半也,無『小半』二字即於數不足矣。四食本食五升,故減為二升半。五食本食四升,故減為二升。其數甚明」。案:俞以此為民食不足,依前數而各減其半,非墨子之恉。而謂「參食食參升」下當有「小半」二字,則甚塙,今據增。救死之時,日二升者二十日,日三升者三十日,日四升者四十日,日二升者,再食每食一升也,日三升者,每食一升有半也;日四升者,每食二升也。如是,而民免於九十日之約矣。約謂危約。
寇近,亟收諸雜鄉金器,若銅鐵「亟」,舊本訛「函」,今據茅本正,王校同。「雜鄉」當作「離鄉」,言城外別鄉器物皆收入城內也。僃城門篇云「城小人眾,葆離鄉老弱國中,及他大城」。及他可以左守事者。顧云:「左,助也。」蘇云「左、佐通用,下同。」先舉縣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長短及凡數,蘇云:「『凡』字誤,當作『亓』,與『其』通,書中『其』多作『亓』。」案:凡數,猶言大總計數也。周禮外史云「凡數從政者」。蘇說非。即急先發。句寇薄,蘇云:「薄,謂迫近。」發屋,伐木,雖有請謁,勿聽。句入柴,入讀為內。勿積魚鱗簪,畢云:「疑槮字假音,讀若高誘注淮南子積柴之罧。」案:畢說是也。淮南子說林訓本作「〈罛瓜〉}」,高注云「〈罛瓜〉者,以柴積水中以取魚。〈罛瓜〉,讀沙槮,幽州名之為涔也」。說文作「罧」,云「積柴水中,以聚魚也」。僃蛾傅篇說荅云「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三即參,亦即槮之省也。爾雅釋器云「槮謂之涔」,郭注以為聚積柴木,捕取魚之名。小爾雅廣獸云「潛,槮也」。潛、涔字通。蓋通言之,凡積聚柴木,並謂之槮。槮、潛、參、簪,聲並相近。通典兵門說束栰云「皆去鑽刊以束為魚鱗次,橫檢而縛之」。杜即依此書也。太玄經禮次六「魚鱗差之,乃矢施之」。魚鱗簪,猶言魚鱗次、魚鱗差也。細繹此與僃蛾傅篇文,似並謂勿如魚鱗簪。而杜佑之意則謂束栰當為魚鱗次。依其說,則此文「勿積」當略讀,與僃蛾傅篇語意不同,未知是否?當隊,令易取也。當隊,即當隧,詳僃城門篇。材木不能盡入者,燔之,無令寇得用之。商子兵守篇云「客至,發梁徹屋,給徙徙之,不給而熯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僃」,與此同。積木,各以長短大小惡美形相從,「大小」,茅本作「小大」。城四面外各積其內,諸木大者皆以為關鼻,畢云:「言為之紐,令事急可曳。」乃積聚之。
城守司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質在主所,乃可以堅守。署都司空,都司空,蓋五官之一,詳號令篇。大城四人,〈亻矦〉二人,〈亻矦〉,亦五官之一,詳號令篇。「二」,茅本作「一」。縣〈亻矦〉面一,四面,面各一〈亻矦〉。亭尉、次司空、亭尉,即僃城門篇之帛尉,號令篇之百長,其秩蓋次於縣尉。次司空,亦次於都司空也。亭一人。吏侍守所者財足,廉信,畢云:「言厚祿足以養其廉信。」案:財足,疑當屬上讀。財、纔通。言吏侍守所者,纔足應用,無定數也。財足,見僃城門篇。它篇亦多云財自足。畢讀恐非是。父母昆弟妻子有在葆宮中者,乃得為侍吏。諸吏必有質,乃得任事。守大門者二人,「守」,疑當作「侍」。號令篇云「吏卒侍大門中者,曹無過二人。」夾門而立,令行者趣其外。蘇云:「趣,疾行也,所以防窺伺者。」各四戟,夾門立,此言夾門別有持戟者四人也。而其人坐其下。吏日五閱之,上逋者名。
池外廉「外」,舊本訛「水」。王云:「水廉當為外廉。鄭注鄉飲酒禮曰『側邊曰廉』。池外簾,謂池之外邊近敵者也。下文曰『前外廉三行』,旗職篇曰『大寇傅攻前池外廉』,皆其證。隸書『外』字或作『()』,見漢司隸校尉魯峻碑,與『水』相似而訛。史記秦本紀『與韓襄王會臨晉外。』正義『外字一作水』。」案:王校是也,今據正。蘇云「廉猶察也」,非。有要有害,必為疑人,令往來行夜者射之,謀其疏者。蘇云:「言要害之處必嚴密防守,至於人疏之處,亦不可不預為謀也。」俞云:「疑人,蓋束草為人形,望之如人,故曰疑人。謀其疏者,『謀』乃『誅』字之誤。」案:俞說是也。牆外水中,即城外池也。「牆」,疑即旗幟篇之「藩」。為竹箭,畢云:「舊作『{竹剪}』,今改,下同。」詒讓案;茅本並作「箭」。蘇云:「『箭』當從舊作『{竹剪}』,漢書有此字,竹{竹剪}蓋竹籤也,削竹而布之水中,所以防盜涉者。今案『{竹剪}』字,古字書所無,俗字書引漢書王尊傳『{竹剪}張禁』,字如此作。」攷漢書各本皆作「箭」,不作「{竹剪}」,蘇誤據之,非也。箭尺廣二步,言插竹箭之處廣二步也。箭下於水五寸,「下於」二字舊倒,今依蘇校乙。雜長短,前外廉三行,外外鄉,內亦內鄉。蘇云:「『於下』二字誤倒,當作『{竹剪}下於水五寸』,言藏之水中令人勿見也。雜長短,使之不齊也。『前』亦當作『{竹剪}』,外廉者,廉其外令有鋒鋩也。行讀如杭,鄉讀如向。」案:旗幟篇云「前池外廉,前外廉三行」,謂前池之外廉,列竹箭三行也,蘇說非。三十步一弩廬,廬廣十尺,袤丈二尺。弩廬,即置連弩車之廬也。通典兵守拒法有弩臺,制與此略同,而步尺數異。詳僃高臨篇。
隊有急,隊,亦謂當攻隊。極發其近者往佐,王引之云:「古字極與亟通,極發即亟發也。莊子盜跖篇『亟去走歸』,釋文『亟,急也,本或作極。』荀子賦篇『出入甚極』,又曰『反覆甚極』,楊注並云『極,讀為亟,急也。』淮南子精神篇『隨其天貲,而安之不極』。高注云:『亟,急也。』」案:王說是也,「極」下,道藏本有「急」字,疑衍。其次襲其處。漢書揚雄傳,顏注云「襲,繼也」。蘇云:「言軍有危急,則發其近者往助之,近者既發,則移其次者居之,以為接應也。」
守節出入,使主節必疏書,主節,小吏掌符節者,與號令篇主券相類。周官有掌節,屬地官,蓋都邑亦有之。署其情,令若其事,「若」,疑「著」之誤。而須其還報以劍驗之。王云:「劍驗,亦當為參驗,謂參驗其事情也。此『參』訛為『僉』,又訛為『劍』耳。隸書『參』或作『叅』,『僉』或作『()』,二形相似而誤。」案:王校是也,蘇說同。「參驗」見後。節出,使所出門者,輒言節出時摻者名。畢云:「言操節人,即出門者,當記其名。」
百步一隊。上疑有脫文。
閤通守舍,說文門部云「閤,門旁戶也。」爾雅釋宮云「小閨謂之閣」。茅本作「閣」,非。相錯穿室。治復道,為築墉,墉善其上。蘇云:「善與繕通。」案:蘇說未塙,此善下有脫字,後文說軺車云「善蓋」,上僃穴篇云「善塗亓竇際」,此疑亦當云「善蓋其上」,或云「善塗其上」。又此下,舊本有「先行德」至「用人少易守」,凡四十三字,當為前僃城門篇之錯簡,今審定移正。
取疏,畢云:「此正字,下作『蔬』,俗。」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畜、蓄字通,下同。以僃湛旱、王云:「論衡明雩篇曰『久雨為湛。』」畢云「言湛溺大水與旱」,非。歲不為。王云:「畢以『嵗』字絕句,『不為』屬下讀。案:『不為』二字,與下文義不相屬,當以『嵗不為』連讀。湛旱,水旱也,言令民多畜蔬食,以僃水旱嵗不為也。晉語注曰『為,成也』,嵗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賈子孽產子篇曰『嵗適不為』,是其證。」常令邊縣豫種畜芫、芸、烏喙、袾葉,蘇云:「芫,魚毒也,漁者煮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為名。芸,香草也,可以辟蠹。烏喙,烏頭別名。袾葉未詳。」詒讓案:說文艸部云「芫,魚毒也。」太平御覽藥部,引吳氏本艸云「芫,華根有毒,可用殺魚。」本艸經云「烏頭,一名烏喙。」廣雅釋艸云「{艹燋}奚毒附子也,一嵗為萴子,二嵗為烏喙,三嵗為附子,四嵗為烏頭,五嵗為天雄。」芸非毒艸,當為「芒」字之誤。爾雅釋艸云「葞春草」,郭注云「一名芒草」,山海經中山經云「葌山有木曰芒草,可以毒魚。」朝歌山作「莽草」,周禮翦氏及本艸經同。本艸字又作「菵」,並聲近字通。」芒與芫,皆毒魚之艸,蓋亦可以毒人。「袾」,茅本作「株」,疑當為「〈木尗〉」,與椒同。急就篇云「烏喙、附子、椒、芫華」,皇象本作「烏啄、付子、〈木尗〉、元華。」「芒」「芸」,「〈木尗〉」「株」,字形並相近。「烏喙」,茅本作「烏啄」,亦與皇同。〈木尗〉與烏喙、芫華等,皆藥之有毒者,故此書及史游並兼舉之。葉,不審何字之誤。通典兵守拒法云「凡敵欲攻,即去城外五百步內,井樹牆屋並填除之,井有填不盡者,投藥毒之。」外宅溝井窴可,句。塞「窴」,舊本作「窴」。畢云「同填」。王校作「窴」,今據改。說文穴部云「窴,塞也」。不可,句。置此其中。畢云:「言此數物有毒,可置外宅,不可置中。」顧云:「左氏傳『秦人毒涇上流。』」案:顧說是也。「不可置此其中」,言井溝可窴塞則窴塞之,不可窴塞者,以上所蓄毒艸置其中,毋使敵汲用也,畢說誤。安則示以危,危示以安。
寇至,諸門戶令皆鑿而類竅之,「類」,僃城門篇作「慕」,畢校改「幕」。案:彼「慕」當作「幂」,此「類」當作「幎」,蓋「幎」隸書形近「頪」,因又誤作「頪」也。幎正字,幂變體,義並詳彼篇,下同。各為二類,一鑿而屬繩,繩長四尺,大如指。寇至,先殺牛、羊、雞、狗、烏、鴈,畢云:「說文云『鴈,鵝也』。此與鴻雁異。呂氏春秋云『莊子舍故人之家,故人令豎子為殺鴈饗之』,亦見莊子。新序刺奢(一)云『鄒穆公有令,食鳧鴈必以秕,無得以粟』,皆即鵝也。今江東人呼鵝猶曰鴈鵝。」王云:「畢說是也,烏非家畜,不得與牛、羊、雞、狗、鵝並言之,『烏』當為『鳧』,此鳧謂鴨也,亦非弋鳧與鴈之鳧。廣雅『鳧,鶩{鳥邑}也。』{鳥邑}與鴨同,晏子春秋外篇『君之鳧鴈食以菽粟』,是也。故曰『殺牛、羊、雞、狗、鳧、鴈。』」蘇說同。收其皮革、筋、角、脂、()、羽。畢云:「舊『收』作『牧』,『皮』作『支』,俱以意改。『()』,即考工記『()』字,本『匘』字之訛也。」彘皆剝之。王引之云:「彘與皮革筋角脂羽並言之,亦為不倫。『彘』字當在上文牛、羊、雞、狗之閒,迎敵祠篇亦云『狗彘豚雞』。」吏橝桐(),「吏」,疑「使」之誤,下有脫字。「橝」,疑「檟」之誤。說文木部云「檟,楸也」,故與桐並舉。然文尚有脫誤。「()」,茅本作「自」,畢云「未詳」。為鐵錍,方言云「凡箭其廣長而薄鎌謂之錍。」郭璞注云「江東呼鎞箭。」蘇云:「錍,賓彌切,音卑,說文曰:鈭,錍斧也。」厚簡為衡枉。「厚」,疑當為「后」,與「後」聲近字通。「簡」,疑當為「蘭」之誤。前僃城門篇亦有兵弩簡格,即蘭格也。「枉」,當為「柱」。此疑即上文所謂「蘭為柱後」也。事急,卒不可遠,令掘外宅林。疑當作「材」,下同。言事急,守城之卒不可令遠出,則令掘外宅材木,納城內以僃用。又疑或當作「事急,卒不可遝」,卒、猝同,言倉猝不及致材木也。謀多少,「謀」,疑當為「課」,詳號令篇。若治城口為擊,即號令篇所云「五十步一擊」也,「城」下疑缺「上」字。三隅之。言擊之形為三隅,不方也。重五斤已上諸林木,渥水中,無過一茷。重五斤以上,謂材木之小者。畢云:「說文云『橃,海中大船,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筏。』案:唐隆闡禪師碑又作『栰』。此作『茷』皆『橃』假音字。」蘇云:「『林』疑當作『材』。渥,漬也。」案;蘇校是也。論語公冶長集解引馬融云「編竹木大者曰栰,小者曰桴。」方言云「{竹椑}謂之筏。」通典兵門云「槍十根為一束,勝力一人,四千一百六十六根,即成一栰。」此後世法,不知墨子所謂一筏,數幾何也。塗茅屋若積薪者,厚五寸已上。吏各舉其步界中財物可以左守僃者上。王引之云:「步界二字,義不可通,『步』當為『部』,吏各有部,部各有界,故曰部界。號令篇云『因城中里為八部,部一吏』,又云『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皆其證也。俗讀『部』『步』聲相亂,故『部』訛作『步』。『上』下當有『之』字,上之,謂上其財物也。僃城門篇云『民室材木瓦石,可以益城之僃者,盡上之』,與此文同一例,今本脫『之』字,則文義不明。」又云:「左與佐同」蘇云:「上,謂聞之於上。」
(一)原作「束奢」,據新序改。
有讒人,有利人,有惡人,有善人,有長人,有謀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使士」,謂可以奉使之士,又疑當作「信士」。號令篇屢言「信人」,亦或誤為「使人」。有內人者,外人者,有善人者,有善門人者,蘇云:「上句『善』下,疑脫一字。『善門』,疑『善鬥』之訛。」守必察其所以然者,應名乃內之。蘇云:『應名,言名實相應也。內,讀如納。」民相惡,若議吏,吏所解,吏所解,謂民相惡有讎怨,吏為解之者,見上號令篇。皆札書藏之,「札」,舊本訛作「禮」。王引之云:「『禮書』當為『札書』,古『禮』字作『礼』,與『札』相似,『札』訛為『礼』,後人因改為『禮』耳。札書見號令篇。莊子人閒世篇『名也者,相札也。』崔譔曰『札或作禮』。淮南說林篇『烏力勝日,而服於鵻札』,今本『札』訛作『禮』。」蘇云:「『禮』當作『謹』。僃城門篇言皆謹收藏也。」案:王校是也,今據正。周禮調人云「凡有鬥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則書之,先動者誅之。」鄭注云「不可成,不可平也。書之,記其姓名辯本也。」此札書與彼義同。以須告之至以參驗之。「告」下疑當有「者」字。吳鈔本脫「至」字。睨者小五尺,不可卒者,為署吏,令給事官府若舍。蘇云:「『睨者』二字,傳寫錯誤,或為『兒童』之訛。意言弱小未堪為卒,唯給使令而已。」詒讓案:孟子梁惠王篇,趙注云:「倪,弱小繄倪者也。」說文女部云「婗,繄婗也。」廣雅釋親云「婗,兒子也。」此睨即婗之假字。或云「睨者小」,疑當作「諸小婗」,者即諸之省,亦通。孟子滕文公篇云「五尺之童」。管子乘馬篇云「童五尺」。荀子仲尼篇云「五尺豎子」。論語泰伯篇「可以託六尺之孤」。周禮鄉大夫,賈疏引鄭注云「六尺年十五以下。」然則五尺者,蓋年十四以下也。舍謂守者之私舍,號令篇云「城上吏卒養,皆為舍道內。」藺石、見號令篇。厲矢,諸材畢云:「舊作『林』,以意改。」蘇云:「諸與儲同。」詒讓案:諸,如字。器用,皆謹部,各有積分數。號令篇云:「輕重分數各有請。」為解車以枱,城矣說文木部云「枱,耒耑木也。」案:枱,即考工記車人「耒庇」之正字,與此義不相當。此「枱」當為木材,疑即「梓」之假借字。枱,籀文從辝,作「〈枲辛〉」,與「梓」聲類相近也。僃穴篇「用〈扌司台〉若松為穴戶」,「〈扌司台〉」疑亦即「枱」「梓」之異文。蘇云:「此句錯誤,不可讀。解車,疑即軺車,據下文,是言車之載矢者。『城矣』二字,或即『載矢』之訛,下『以』字衍。」案:蘇說近是,但下「以」字非衍。以軺車,畢云:「漢書注『服虔云:軺音瑤,立乘小車也。』」輪軲,道藏本、茅本「軲」作「〈車占〉」(一)。軲亦見經說下。畢云:「此『轂』字異文無疑。廣雅云『軲,車也』。曹憲音枯,又音姑。」案:畢說未塙,軲疑即車前胡,字形又與軸相近,詳經說下篇。輪與軲不得同度,疑亦有脫誤。廣十尺,轂廣度必無十尺,此亦足證畢說之非。但胡即輈前下垂柱地者,亦不得有廣度,疑指車前軓當胡處而言。下箱與轅等亦長丈,則軓長廣正方矣。若為軸,則當云長,不當云廣。未能質定也。轅長丈,此蓋直轅,與考工記大車同。長丈(二),當為轅出箱前者之度。下云箱長與轅等,則并當箱與箱前二者計之,轅通長二丈也。車人凡為轅三其輪崇,此輪六尺,而轅二丈,贏於彼也。為三輻,「三輻」,疑當作「四輪」,僃高臨篇「連弩車兩軸四輪」,亦誤作「三輪」。廣六尺。凡輪廣與崇等,考工記車人鄭注「柏車山車,輪高六尺」。此與彼度同。為板箱長與轅等說文竹部云「箱,大車牝服也」。考工記車人云「大車牝服二柯,又參分柯之二」,鄭注云「牝服長八尺,謂較也。」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此車箱長丈,蓋長於大車二尺也。高四尺,舊本作「四高尺」。蘇云:「當作『高四尺』。」案:蘇校是也,今據乙正。善蓋上治中(三)令可載矢。」舊本脫「中」字,今據道藏本、吳鈔本、茅本補。
(一)原誤作「軲」,據道藏本、茅本改。
(二)原誤作「文」,據文義改。
(三)孫云「中」字據道藏本、吳鈔本、茅本補,然閒詁各本均未補,今據補。
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畢云:「舊作『者』,以意改。」案:茅本正作「也」,不誤。城小人眾,二不守也;人眾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遠,四不守也;畜積在外,富人在虛,蘇云:「虛同墟,言不在城邑也。」五不守也。率萬家而城方三里。」尉繚子兵談篇云「量地肥墝而立邑,建城稱地,以城稱人,以人稱粟,三相稱,則內可以固守,外可以戰勝。」畢云:「言大率萬家而城方三里,則可守。」詒讓案:方三里者,積九里,為地八千一百畝也,以萬家分居之,蓋每宅不及一畝,貧富相補,足以容之矣。
墨子閒詁
墨子目錄一卷
墨子附錄一卷
墨子篇目考
墨子佚文
墨子舊敘
墨子後語上
墨子傳略第一
墨子年表第二
墨學傳授攷第三
墨子後語下
墨子緒聞第四
墨學通論第五
墨家諸子鉤沈第六
附錄
墨家諸子箸錄
隨巢子佚文
胡非子佚文
田俅子佚文
纏子佚文
黃跋
墨子目錄一卷
道藏本及明鈔本刻本並無目錄,此畢氏所定,依意林為第十六卷,今從隋志,別為一卷。
卷之一
親士第一
脩身第二
所染第三魏徵群書治要引篇目同。
法儀第四治要引篇目同。
七患第五治要引篇目同。
辭過第六治要引此篇文并入七患篇,疑唐以後人所分。
三辯第七黃震、宋濂所見別本,以上七篇題曰經,蓋宋人所加。
卷之二
尚賢上第八治要引篇目同。漢書藝文志顏師古注引作「上賢」。
尚賢中第九
尚賢下第十
卷之三
尚同上第十一漢書顏注引作「上同」。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中興館閣書目云「一本自親士至上同十三篇」,即此。黃震、宋濂所見別本,以上六篇題曰論,亦宋人所加。
卷之四
兼愛上第十四漢書顏注引同。
兼愛中第十五
兼愛下第十六
卷之五道藏本六同卷。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卷之六
節用上第二十漢書顏注引同。
節用中第二十一
節用下第二十二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卷之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天志中第二十七
天志下第二十八
卷之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闕。漢書顏注引作「明鬼神」。
明鬼中第三十闕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樂上第三十二
卷之九
非樂中第三十三闕
非樂下第三十四闕
非命上第三十五治要引篇目及漢書顏注引,並同。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闕
非儒下第三十九
卷之十
經上第四十晉書魯勝傳墨辯注敘云「墨辯有上下經,經各有說,凡四篇」,即此。
經下第四十一
經說上第四十二
經說下第四十三
卷之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卷之十二畢云:「舊云十三同卷者,梵本分帙如此。」詒讓案:此明人編入道藏所合并,非古本也。畢謂梵本,亦非。
貴義第四十七治要引篇目同。
公孟第四十八
卷之十三
魯問第四十九
公輸第五十
□□第五十一
卷之十四
僃城門第五十二明吳寬鈔本無目錄,其當卷篇目,以僃城門為五十四,僃高臨為五十五。冊末,吳氏手跋云「本書七十一篇,其五十一之五十三,五十七,五十九之六十,六十四之六十七,篇目並闕,當訪求古本考入」云。是吳所據舊本實如此,則當闕五十二、五十三二篇。末知孰是。
僃高臨第五十三
□□第五十四依僃城門篇所列攻具十有二,臨第一,鉤第二,則此篇疑當為僃鉤。
□□第五十五僃城門篇十二攻具,衝第三,則此篇疑當為僃衝。詩大雅皇矣,孔疏引有僃衝篇,蓋唐初尚未佚也。
僃梯第五十六
□□第五十七十二攻具,梯第四,堙第五,則此篇疑當為僃堙。
僃水第五十八
□□第五十九十二攻具(一)。水第六,穴第七,突第八,空洞第九,蟻傅第十,今唯闕僃空洞一篇,其次又不當列水突之閒,豈為後人所貿亂與?
□□第六十
僃突第六十一
僃穴第六十二十二攻具,穴在突後,此篇次與彼不合。
僃蛾傅第六十三
(一)原誤作「其」,據文義改。
卷之十五
□□第六十四十二攻具,轒轀第十一,軒車第十二,則當有僃轒轀、僃軒車二篇,其次當在此。
□□第六十五
□□第六十六
□□第六十七
迎敵祠第六十八
旗幟第六十九「幟」俗字,王念孫校改「職」。
號令第七十九章筭術衰分篇,劉徽注引篇目同。
雜守第七十一
畢沅云:桉舊本皆無目,隋書經籍志云「墨子十五卷,目一卷。」馬總意林云「墨子十六卷。」詒讓案:馬本梁庾仲容子鈔,見高似孫子略。則是古本有目也。考漢書藝文志云「墨子七十一篇」,高誘注呂氏春秋云七十二篇,疑當時亦以目為一篇耳。藏本云闕者八篇而有其目,節用下,節葬上、中,明鬼上、中,非樂中、下,非儒上,是也。當是宋本如此。而館閣書目云「自親士至雜守為六十一篇,亡九篇」,恐是八訛為九。又七十一篇亡其九,當存六十二,而云六十一,亦二之訛也。其十篇者,藏本并無目,亦當是宋時亡之。然則宋時所存實止五十三篇耳。詒讓案:荀子修身篇,楊注云「墨子著書三十五篇」,疑當作五十三篇。或唐中葉以後此書即有闕佚,篇數已與今本同也。然詩正義引僃衝篇,則尚存其目,而不知列在第幾。太平御覽引有僃衝法,正在此篇,則宋初尚多存與?詒讓案:御覽多本古類書,不足證北宋時此書尚有完本也。南宋人所見十三篇一本,樂臺曾注之,即自親士至上同是。而潛谿諸子辯云:「上卷七篇,號曰經,下卷六篇,號曰論,共十三篇。」詒讓案:此即中興館閣書目所載,別本書錄解題亦箸錄。黃氏日鈔諸子云「墨子之書凡二,其後以論稱者多衍復,其前以經稱者善文法。」又吳師道戰國策校注五,引兼愛中篇「楚靈王好士細腰」數語,云「今按墨子三卷中無此文。」三卷者,別本也,古墨子篇數不止此。是陳直齋、黃東發、吳正傳所見墨子皆止十三篇本也。又有可疑。夫墨子自有經上下、經說上下,在十三篇之後。此所謂經,乃親士、修身、所染、法儀、七患、辭過、三辯七篇,與下尚賢、尚同各三篇文例不異,似無經論之別,未知此說何據?以意求之,或以經上下、經說上下及親士、修身六篇為經。詒讓案:南宋別本不如是,畢說非。其說或近,以無子墨子云云故也。詒讓案:此說亦非,詳親士篇。然古人亦未言之。至樂臺所注,見鄭樵通志藝文略,而焦竑國史經籍考亦載之,似至明尚存,詒讓案:鄭、焦二志多存虛目,不足據。卒亦不傳,何也?若錢曾云藏會稽鈕氏世學樓本,共十五卷七十一篇,內亡節用等九篇者,實即今五十三篇之本,內著闕字者八篇,錢不深核耳。
洪頤烜云:墨子今本十五卷,自親士至雜守,凡七十一篇,內闕有題八篇,無題十篇。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漢志七十一篇,館閣書目有十五卷六十一篇者,多訛脫不相聯屬,是無題十篇宋本已闕,有題八篇闕文,在宋本已後。讀書叢錄。詒讓案:道藏本即從宋本出,有題八篇,宋本蓋已闕,洪說未塙。